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先生,也曾經用豁出去的勇氣跟耐性,持續燃燒他的熱情,六零年代浮沉台灣秀場,七零年代回到封閉的上海,這條路他走得寂寞辛酸,而且從未有機會碰觸到所追求的巔峰。因為他是個專跳踢躂舞的爵士舞師。註定背離主流的不合時宜藝人角色。

這是<歌舞中國>(Burning Dreams)紀錄片所敘述的故事,一位從二十歲就夢想成為台灣金凱利的小人物,沒有足夠的才情,也沒有足夠的成功機緣,甚至在片尾導演找來主角的弟弟所做的旁白,尖銳而真實地道出:「他會有這個夢,本身就是個歷史的誤會。」

這位梁先生用他一生來耕耘自己的夢,從台北到高雄,從高雄到香港,到新加坡,到馬來西亞,再漂泊到改革開放前的上海,之後遠離了舞台十數年,終於再次成立舞團。旁觀者認為他根本不可能達成的夢,而至今也的確未能圓夢,但是他很努力,也很用力地走下去,舞下去,踢踏下去,在他自己的孤獨公路中。

「爵士舞,是愛,是瘋狂。」
「誰也阻擋不了我,我要跳舞。」

梁景林,韓文揚,李川,在上海繁華有如超現實科幻片場景般的城市映象之間,所舞動的身影,由台灣導演彭文淳記錄下。

以下劇照摘自<歌舞中國>DVD畫面

蛋頭學者又說,根據研究機構的普世調查結果,文明社會衣食無缺的成年人,只有一成的受調對象,熱情與夢想,不會受到大環境及命運的影響。目前已知的報告跟數據,尚無法確定且釐清主因,但某些可靠的證據顯示,藝術家性格的基因裡,可能存在某種免疫能力,讓他們在"希望->失望->絕望"之後,還能夠繼續另一個"希望->失望->絕望"的循環。
跟好萊塢版,李察基爾演的<來跳舞吧>(Shall We Dance?)一起租的DVD,別說我偏袒本地人才的創作,從國際標準舞一直看到爵士舞/踢踏舞,雖然都是一樣的心馳神移,但是很主觀的看法,我還是覺得<歌舞中國>,比較能夠感動我。
機車電台的主播說,節目表裡永遠不會有<孤獨公路下>篇,因為....他還在上頭走著,還沒掛呀..:P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ho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