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站<茄冬樹窠><雙餘館>正在講本鄉詩人吳晟(勝雄)先生的散文集<農婦>,我也想湊熱鬧,就把前幾個禮拜剛拍的照片翻出來貼。

但得坦白招認,我是個老粗,距離上次把一整本文學類書籍從頭到尾翻完,已經很久很久了,吳晟先生的文章實在沒有拜讀過的印象,或者是看過就全忘光了。後者比較嚴重,代表年紀大了,距離老年失智之日又近了一步。(要是煩惱也能忘得這麼乾淨就好了,拜無米樂崑濱伯為師:D)


IMG_2197


還有,我不但書看得少,而且五穀不分,草木不識。只知道這幾位農婦不是在稻田裡工作,她們拿著塑膠拖盤上的菜苗種在鋪層稻草的田畦,但是別問我那是什麼菜。(講一下藉口,我是肉食動物:P)

覺得奇怪的是,田裡工作的只有女人,男人到哪裡去了呢?

這個答案在幾分鐘後揭曉,耕耘機嘟嘟嘟開過來,男人在開耕耘機,而且是整片田裡唯一的男性工作者。

「男」者,「田」中付「力」者,可是現代的農村,勞動力卻以農婦為主要來源,是因為人口外流?到外地上班,到工廠謀生,都比留守農家來得容易糊口?

我在田尾鄉看過另一個「特殊」的現象,從事花藝觀光餐飲的,幾乎清一色都是年輕人,一條柏油馬路兩旁,一邊是種花的苗圃,一邊是水稻田,某些時候可以同時觀察到,工作者年齡層也是截然分明,種花的幾乎都是中壯年以降,種田的都是崑濱伯那種老人家。

也許高單價經濟農業,比方說田尾的花農及衍生行業,都把農村長者排除在外了,種花的勞動力付出還有技術成本,不是老一輩稻農能夠負荷勝任吧?

拍照的時候,我一直以為,田裡的農婦,應該是動員厝邊村里來自家田裡勞動的,那位開耕耘機的男人,是雇聘來整地的。後來翻照片的時候,卻隱隱有點懷疑,會不會是倒過來,田的主人是他,所以他有耕耘機,這個活兒也比較「像老闆」,那幾位農婦是契約工,請來幫忙種菜苗的?

突然想起來,我在南投茶園的蜿蜒山路騎機車亂晃的時候,好幾次就跟在採茶運工車的後面,車裡沙丁魚般擠滿了農婦,也是類似的衣著,後來看過一篇報導,那種採茶農婦的工作,是南北串聯,逐「水草」而居,哪邊茶園的採收工期可以連成一線,就背著行囊衣物輾轉討生活。

你知道我想到什麼嗎?我居然聯想到美國的西部牛仔趕集,為了生活在漫天塵土中揮趕牲口,曠野跋涉天地為家,差別是,美國牛仔是農場的男性工作者象徵,而在台灣農業底層游走移棲的,卻是農婦的斗笠覆巾花袖套圖騰。


2006.彰化.溪湖
IMG_2199
IMG_2200
其實,當初是因為一眼瞥見這張破沙發,才停車下來取景的,也才拍到附近農田裡的景象。這種「怪怪的」場景一直都很吸引我,也說不上來為什麼,感覺一張破沙發擺在田邊路旁的樹蔭下,好像有點空靈寂靜,有點歲月故事的感覺。
IMG_2190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ho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