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由衷地希望,各位有機會的話,能夠去租《烏干達天空下》/ War Dance 來看。

不過當然有些前提,如果你的日子過得閃閃發亮,心情爽到爆,挑這種片子回來看形同自潑冷水,就跟周末放颱風假一樣暴殄天物,因為這部記錄片來自苦難的大地,孩童破碎的心,會讓你已經習以為常的快意人生,相形有如剪紙般華麗、扁平而脆弱。

如果你的日子過得夠灰暗悲情,算了,也別看啦,這部電影可能會讓你對人性陰暗面更加痛惡。畢竟它不是非洲版的《翻滾吧,男孩》,童稚可愛、諧趣笑罵與有志者事竟成,那些賣點留給其它電影發揮即可。這部片子講的是不同的世界,不一樣的人間,多數的觀眾都會在淚水與感動中,把這群烽火餘孤,靠音樂舞蹈忘卻過去的小孩,參加全國音樂比賽的故事看完。

如果你覺得心情不好也不壞,只是囿於,「一群難民營來的黑小孩唱歌跳舞敲木琴,有啥好看的?」,那倒是可以放心去看,因為沒看之前我也是這麼想的。這部電影肯定會讓你後悔,曾經有過這樣的成見。

個人覺得,這部電影有個很神奇的地方,或許也是一直以來,我看紀錄片每每都會質疑之處,就是真實紀錄與人為介入,兩者如何平衡,而且能夠讓觀眾信服。本片在這點處理得非常好,從影片前段,每位孩童回到傷心地,喃喃述說令觀眾坐立不安的親身經歷,然後站在事發現場讓鏡頭靜默拍攝直視的眼神。你會知道這是編導的安排,或許拍攝前還加工加料過,讓被記錄者情緒導引到編導所需的水位,但一路往下看,卻絲毫不會讓人覺得矯情作假,或者介意,哪些是真實紀錄,哪些是說書技法,畢竟不管是哪樣,一樣都是會讓你隱隱冒起雞皮疙瘩的心頭悸動。

我印象最深刻的,是那位突如其來哭倒在草墳上的小女孩。場面有點失控,攝影師來不及捕捉完整的表情,畫面上幾乎只有錯置的空景,但觀眾聽得到母女間的對話收音:

「把我跟父親一起埋在這裡吧!」
「都過去了,不要哭,如果媽媽也天天這樣傷心,就沒有力氣活到現在。」

那種大慟與擦乾眼淚向前走的共鳴力量,透過紀錄片的不完美調控,反而超越劇情片所能傳遞的極限。

許多影像紀錄者,都習慣特寫被記錄者流淚的眼睛,這點我在國內新聞媒體上經常看到,也有些意見,畢竟要靠『人體某個器官的特寫』,來增強影像力量的話,那是拍 A-pen 的作法,整個畫面 Zoom-in 到,構圖幾乎只剩一雙帶淚的眼睛,並不能讓觀眾從心底喚起認同。紀錄流淚的眼睛,跟紀錄眼睛為什麼流淚,在何種環境、氛圍之下流淚,是相當不同的兩件事,卻經常被混為一談。

那,這部紀錄片很悲戚很沉痛嗎?會跟蔡大導的大作一樣,看完之後頭痛三天嗎?

喔當然不。這部紀錄片雖不算勵志片,也不算歌舞片,該歸類在「很值得看也很有娛樂性」的生命教育類紀錄片。影片收錄了不少動聽的民族風音樂,也讓觀眾所期待的音樂比賽有個很High的結束,而且是很巧妙,不落陳窠的安排,如果跟預設「慢動作歡呼擁抱圓滿大結局」命中的話,那就直接貼標籤當勵志紀錄片好了,《烏干達天空下》當然不只於此。

尤其是,片尾上字幕,提到其中一位女孩,總以為父母被殺是自己的錯的那個,能夠從自閉心態中嘗試走出來,開始交朋友。看了由其讓人心頭滿滿,這些孩子失去所有,用音樂跟舞蹈,來找到守候明天的堅持,這些都比得冠軍拿金牌還重要多了。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ho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