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閉眼

老一代日本導演,慣常用緩慢步調來講故事,這也是我錯過 (甚至迴避) 不少經典日片的主要原因。我剛退伍家裏蹲的閒慌時候,租黑澤明《影武者》錄影帶來朝拜大師,沒播多久就漸覺眼皮沈重,螢幕上還沒大軍交戰,自己就先跟周公對戰去。醒來驚見錄影帶絞在機器裡頭,七手八腳把片匣拔出來收捲磁帶,湮滅犯行後,外觀無缺,當夜就很心虛,但臉上裝得若無其事地拿回錄影帶店還片。以致這些年以來,我迄今都還未完整看過《影武者》。(潛意識裡根本就想把這整件事連同這部片一起刪除掉)

之後黑澤明 1990 年的《夢》,別人看都只有八段,我卻體驗到九段,因為在黑漆漆的電影院裡,不小心自己又多做了一個。

不過以上不良影迷的劣跡,竟然沒有在我看《送行者 / おくりびと》這部電影時重演。我事先其實對『入殮』這樣的主題敬謝不敏,想說,看到劇終就算沒有睡眼惺忪,大概也會在記憶猶新之際胃口全失吧?大誤,兩個隱憂全都猜錯。

《送行者》開場的第一段序曲,我真的有點按奈不住,想去跟周公敘舊的衝動。入殮師緩慢嚴謹的處理手勢,家屬呆滯的表情,沉悶的流程,導演竟然巨細靡遺,照單全收。就在我第一個呵欠蓄勢待發的時候,劇情裡的死者『身份』揭露,一位青春正盛的男生,因著被眾人排斥的性別認同挫折而放棄自己。死後卻由『該劃女粧/男粧』這個問題,帶動觀眾碰觸到,深沈靜默的哀傷,尤其死者父親,對工作完畢即將離去的老少入殮師,深深鞠躬,流淚感謝他們,巧手讓往生者容顏重現親人眼前,那真是非常令人動容的一幕。

聽起來有點類似,攝相完成後,會脫帽向被攝者鞠躬致意的老攝影師的認真吧?
我不曉得,因為根本沒看過那部電影,也因為這是我所熟知的日本民族性。如果只有禮數上的恭謹,專業生涯的執著,《送行者 》就只是『另一部日語片』罷了,而不是『睽違53年再度獲得奧斯卡青睞的日語片』,能夠讓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,甚至看完本片依然對殯葬業敬而遠之的觀眾(如我),都認同《送行者 》是一部好看又值得看的電影。

電影裡每一段家屬誠摯鞠躬的答謝,都讓觀眾在苦冷的邊際溫暖回來。生命終點的尊敬與感傷,家屬對著棺木中音容宛在的往生親人,合十告別,口中輕輕地說:「辛苦了,再見」,這實在是加持人心,化解死亡恐懼陰影的箴言。

「每個人終將逝去,逝去並不是終結,而是超越,走向下一程。」
接近終場時,身份才讓觀眾恍然大悟,「最後看門人」,很會燒東西的歐吉桑,在不捨與感傷的氣氛下這樣說的。

◎開眼



電影裡演社長兼師父的山崎努,遠比男主角父親的模糊輪廓,更具有父輩的堅毅與可信,看過這部電影而且深受感動的觀眾,搞不好都不會反對,讓這麼有趣的歐吉桑,來自家隔壁開棺材行。(也不妨用這一點,來當做『對殯葬業排斥指數』的自我檢驗參考)



永遠的國民美少女,廣末涼子,在這部電影裡依然讓我失望,我是說關於她的演技,一直都帶著晃神呆板的嫌疑,這也許是個人偏見,那換個厚道一點的說法:她如果不演戲的話,我會更加讚美她的清純可愛形貌。(還好這部電影的可看性幾乎跟她無關)



但男主角本木雅弘,就十足令人服氣了,片尾上字幕時有這位帥哥擔綱的,納棺更衣演示,聽說他花了一整個月接受這種訓練(另外兩個月是大提琴集訓),可媲美舞蹈般的手勢與紮實動作,讓人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細心又認真的精神。不過,也不是大和民族人人都是如此,電影裡的最後一場戲,就有個反例。

《送行者》劇本改編得相當精巧,說奇妙也不為過。失意又失業的平庸大提琴家,認清自己能耐之後,出於混口飯、勉強屈就的選擇,落魄入行,而逐漸被這個『送往最後一程』的人與事所改變初衷,師父的影響及客戶的肯定,讓他重新建立信心,重新認識「坦然」、「崇敬」、「執著」,這些人與人、生命與無生命之間的重要元素。為湯屋阿婆入殮的沉穩無悲,終於讓妻子大受感動褪去排斥心理,一直到最後的那場戲,男主角用自己的手藝,輕緩地撫平自己三十年來心口的傷痕。

我覺得本片最妙的是,能讓觀眾接受「遺體化妝師」,這樣的背景與主題,這樣艱難的題材還是個喜劇,而且還賺人熱淚。

電影看過後,我非常好奇《納棺夫日記 》這本書是何方奇文,會讓本木雅弘一讀著迷,網路上搜尋到的也讓我傻眼,該書作者青木新門並非作家出身,是個正牌的殯葬業者,他把自身葬儀社見聞編撰為『冠喪婚慶禮儀參考書』,結果本來是手冊性質的自傳,生花妙筆竟然寫成暢銷書,開了讀者眼界,改編成電影,又開了全球觀眾的眼界,影片裡對死亡的溫柔、帶有莊嚴的情感,來不及拭淚的幽默,是近期內其他電影裡所未見的



我一開始有提到,我在觀賞這部電影之前假設的副作用,怕會『呼呼大睡』和『倒盡胃口』,事後證實完全是過慮,電影相當觸動心弦,而且看完還對片中的『河豚魚白』食指大動,片中師徒二人用相當誇張的表情享用這道美味,我帶著狐疑去拜股狗神,魚白到底是甚麼?

得到的答案是,魚的精囊 :D

至於台灣殯葬者呢?我看過某網友的貼文,敘述他在電影院開場之前,詫異地見到,身著黑衣西裝套裝青年男女魚貫走進放映廳,幾乎坐滿一整排座位。看陣丈八成是『業者』來觀摩學習的吧?以前在台灣,這個職業總讓人『很難用正眼看待』,其因在於多數從業人員素質低落,且工作態度毫無尊重可言,如果該例屬實,本地業者懂得借他山之石,這倒是社會新象讓人樂見的一面。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hor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