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很久很久以前,剛退伍蹲在家裡,前途茫茫,心情也茫茫,有天心血來潮想去做點以前熟悉的事情,去逛唱片行。當兵前的認知,唱片就是指33又1/3轉的黑膠唱片,唸成LP(Long Play ,或是Album)應該沒錯,因為記得小時候聽美軍電台(ICRT前身)的老美DJ,都是這樣念的。結果在唱片行裡找老半天,只看到滿坑滿谷的卡帶,還有逐漸風行起來的CD,就是遍尋不著黑膠唱片,後來忍不住跑去問店員,唱片到底擺到哪去了?
「唱片?」店員指著不顯眼的牆角邊地上,尚未封口的紙箱子說:「都在那裡了」
喔,原來黑膠唱片的全盛時期已經結束了,接下來註定萎縮成小眾貴族市場,我才「離開人間」去當兩年大頭兵,主流就已經快速易位,換成是卡帶,還有逐漸抬頭的CD。
事隔多年,上個禮拜,同樣「擺在眼前找不到」的唱片行糗事竟然又發生了,這次是買CD,想買陳建年的<東清村三號>跟胡德夫的<匆匆>,也是在陳列架之間繞來繞去找不到,<匆匆>因為媒體還有在炒金曲獎,民歌教父遲到三十年的首張專輯也還值得炒,所以擺位還算醒目,只是包裝成DVD片盒形狀,乍看之下還不曉得是音樂CD。
唱片行老闆,在二樓的櫃檯邊,把<匆匆>試聽CD片放進轉盤,笑著說:「伊金高啾」。
就是台語的「他(胡德夫)很會唱」的意思,我一邊打量著Wadia的轉盤,還有Mark Levison的前後級,揚聲器品牌連認都認不出來,心裡有些恍然大悟,老闆臉上會帶著點詭異笑容的原因。
因為聽不到十分鐘就決定把CD買下來了,老闆那套Hi-End音響,大概很少有播出來不好聽的音樂作品吧?
學生時代我老是愛盯著音響雜誌裡,Mark Levison前後級擴大機照片流口水,混了這麼多年還是沒能如願擁有一套。所以當聽到幾乎原音重現的人聲鋼琴錚琮滿室,宿願未嘗的移情作用下,果然禁不住誘惑。老闆大概也知道,客人要求試聽的,就給他用這套音響放下去蠱惑,擋得住的人該是動心忍性的稀有忍者。
還是找不到<東清村三號>,我是隻臉皮薄的烏龜,下來唱片行一樓,繼續縮頭在國語流行CD架子邊耐心找,友人等得氣悶,直接跑去問店員。
店員遙指杏花村,說:「就在那裡了」。
我當場嘖嘖稱奇,陳建年<東清村三號>就擺在中間走道架上,見樹不見林的原因是,這CD封套好大一張,儼然就是從前45轉黑膠單曲唱片(Single Play)的尺寸大小。
時代變得快,除了盤式跟匣式錄音帶沒買過之外,從黑膠唱片,卡式錄音帶,到CD唱片,早些年買的收藏曲目,大概都快只能當作「純收藏」了,突然看到以前單曲小唱片包裝規格的CD,當場大發思古幽情,好歹CD還能播,驚喜之餘就買下來了。
會不會,未來的某一天,我想去買CD,唱片行只剩SACD或是DVD-Audio,問過店員之後,才知道要到外頭騎樓下的「秤斤出清」紙箱裡去翻古董呢?
「唱片?」店員指著不顯眼的牆角邊地上,尚未封口的紙箱子說:「都在那裡了」
喔,原來黑膠唱片的全盛時期已經結束了,接下來註定萎縮成小眾貴族市場,我才「離開人間」去當兩年大頭兵,主流就已經快速易位,換成是卡帶,還有逐漸抬頭的CD。
事隔多年,上個禮拜,同樣「擺在眼前找不到」的唱片行糗事竟然又發生了,這次是買CD,想買陳建年的<東清村三號>跟胡德夫的<匆匆>,也是在陳列架之間繞來繞去找不到,<匆匆>因為媒體還有在炒金曲獎,民歌教父遲到三十年的首張專輯也還值得炒,所以擺位還算醒目,只是包裝成DVD片盒形狀,乍看之下還不曉得是音樂CD。
唱片行老闆,在二樓的櫃檯邊,把<匆匆>試聽CD片放進轉盤,笑著說:「伊金高啾」。
就是台語的「他(胡德夫)很會唱」的意思,我一邊打量著Wadia的轉盤,還有Mark Levison的前後級,揚聲器品牌連認都認不出來,心裡有些恍然大悟,老闆臉上會帶著點詭異笑容的原因。
因為聽不到十分鐘就決定把CD買下來了,老闆那套Hi-End音響,大概很少有播出來不好聽的音樂作品吧?
學生時代我老是愛盯著音響雜誌裡,Mark Levison前後級擴大機照片流口水,混了這麼多年還是沒能如願擁有一套。所以當聽到幾乎原音重現的人聲鋼琴錚琮滿室,宿願未嘗的移情作用下,果然禁不住誘惑。老闆大概也知道,客人要求試聽的,就給他用這套音響放下去蠱惑,擋得住的人該是動心忍性的稀有忍者。
還是找不到<東清村三號>,我是隻臉皮薄的烏龜,下來唱片行一樓,繼續縮頭在國語流行CD架子邊耐心找,友人等得氣悶,直接跑去問店員。
店員遙指杏花村,說:「就在那裡了」。
我當場嘖嘖稱奇,陳建年<東清村三號>就擺在中間走道架上,見樹不見林的原因是,這CD封套好大一張,儼然就是從前45轉黑膠單曲唱片(Single Play)的尺寸大小。
時代變得快,除了盤式跟匣式錄音帶沒買過之外,從黑膠唱片,卡式錄音帶,到CD唱片,早些年買的收藏曲目,大概都快只能當作「純收藏」了,突然看到以前單曲小唱片包裝規格的CD,當場大發思古幽情,好歹CD還能播,驚喜之餘就買下來了。
會不會,未來的某一天,我想去買CD,唱片行只剩SACD或是DVD-Audio,問過店員之後,才知道要到外頭騎樓下的「秤斤出清」紙箱裡去翻古董呢?
2006.好大一張CD |
機車主播說: 會買這兩張CD,是想要緬懷一段過去的歲月,「唱自己的歌」發軔的年代,還有沉迷在聆聽電影配樂的青澀成長回憶。 |
機車主播又說: 看到悼念張弘毅先生的文章後,才驚覺掌聲應該要及時,在從前那個國片習慣「放唱片配畫面」的環境,本地原創的電影配樂更是難能可貴,比方說戲院裡看到江玲主演的<槍口下的小百合>電影預告片,竟然拿<火戰車>原聲帶從頭配到尾,搖頭之餘更會對本土音樂工作者的努力,願意給予掌聲。陳建年自選配樂作品<東清村三號>,有著紀錄片般的清朗風格,類似陳明章當年<戀戀風塵>「六百元買的吉他贏到影展獎項」的簡約創作背景,我不知道所謂的<貢寮海洋音樂祭>,跟海洋到底有多少關係,但是傾聽<東清村三號>,的確讓人心底浮起盛夏海洋的意象,在碧海藍天的音符間,聽到綠色島嶼的原民樂章。 |
機車主播還說: 年輕的時候,曾經聽過中廣陶曉清節目播胡德夫的演唱錄音,當時感覺並不像蔡琴,齊豫,李建復,黃大城,施孝榮等等這些,校園民歌鼎盛時期唱將的歌喉般平易近人,直到自己年過四十,樂評的吸引,回頭聽歲月的情緒下,聽到胡德夫邊彈邊唱,雄渾而滄桑的歌聲,猛然發現,這是屬於,聽眾也需要有些聽歌心路歷程,才能夠聽得到共鳴厚度的樂音。我不是說不適合年輕人,而是太年輕的心,聽不出,一樣是彈得一手好鋼琴的周董,含著滷蛋唱情歌,跟胡德夫略帶沙啞的哼唱,兩者之間有多少自己心中的過往故事,會隨著琴鍵抑揚汩汩而出。 |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