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事S很興奮地告訴我,在公司周年慶活動的照片,某張拍到了她的先生跟女兒騎車,剛好在終點線前。
S說,她老公單手握龍頭握把,另一隻手伸長搭著女兒肩膀,小女孩因為第一次騎這麼長的路,已經體力不支逐漸落後,需要父親助一臂之力,在那一刻我按下了快門。非常地感動與感謝,能夠有這張具紀念性的照片。
我想起這個畫面,大小兩台腳踏車並行前進,爸爸撐著小妹妹,兩人都費勁地踩踏板騎過來。照片我有印象,聽了也有點不好意思。這張照片在交稿之際,差點被我刷掉,因為背景雜亂,構圖不太滿意,總之就是,自己覺得乏善可陳的照片而已。還好最後一次選圖的時候,想法改變就追加了進去,一併編修發佈。
同事S的先生是日本人,跟我只有數面之緣,語言不通講不上話。曾經某夜在鎮上街頭遇到他們夫婦,S居間介紹,我也只能勉強擠出一句空擬幾瓦,訕訕地笑,然後在幾分鐘之內道別,一切都在客套的距離之外。那天按快門的當時根本認不出此其何人。我完全沒有意料到,S看過照片後的感動心情。
照片貼上部落格,能夠吸引多久的目光?五秒?十秒?平凡的構圖跟意象,沒有感情的瀏覽,頂多是你點叉叉離開之前的短暫駐留。陌生人與陌生人的擦肩而過,我們不會察覺彼此心中的意念;快樂悲傷,飛揚躊躇,愉悅空寂,或者其他。
我打消了貼這張照片的念頭,想把這份感動,誠敬地保留給這個家庭。
◎傳遞善意的人
同事J到我們部門裡辦事,臨時借我桌上的電話聯絡,講完公事掛上電話後,站在我身旁問,你這樣子會不會很難過。
「妳在說甚麼呀?」
「這個啊!」她摸摸自己的額頭跟臉頰。
我明白了,有點發窘,她在說我的青春痘。
「大概是最近常熬夜,肝火上升吧。」我這樣解釋,心想,有這麼嚴重嗎。
她說:「師兄,你要多留意健康規律作息,像我們年過四十的人,青春痘一直冒,通常都是身體的警訊。」她開始詳細地描述,藥房老師傅交代過的事情,男性賀爾蒙分泌過多,油脂堆積毛囊造成的發炎。
「你要多吃維他命A跟E。」她倒背如流。「而且要少喝酒、少吃肉、少吃花生、油炸物、辣椒等燥熱食品,多食水果、蔬菜、多喝開水,勤洗臉。」
我猛點頭,唯恐被誤會成罔顧衛生的不潔怪叔叔。
台灣鄉土劇裡的熱心姑嬸大媽,與人為善的情節,就在我桌邊上演。古道熱腸的歐巴桑,總是不在意四周旁人的側耳傾聽,再三大聲強調,你額頭上即將爆漿流膿的恐怖下場。
「你都不會痛嗎?」
「我沒感覺耶,所以都沒在留意。也很少照鏡子。」
「那可能自己不覺得吧,別人看了很難受的。」
「我是好意,關心你才會跟你講。」她離去前的結語。我知道她是出於善意,但我只聽進了最後這句話,因為在哭笑不得的糗迫感受下,中間許多養生食方實在沒心情聽。原來善意也是需要講究包裝,才能夠行銷出去的。
後來,我跑到洗手間照鏡子,研究別人眼中的災區。同事Q剛好從身後走過,我左右偏臉,問他的觀感:「這樣有很嚴重嗎?」
搞清楚我在問甚麼之後,他瞪著我看了幾秒鐘,眼神賊賊地笑:「就說咩!這是虛火攻腎,早聽我的勸,討個老婆你就不要。陰陽調和一下,晚上比較睏有眠,就不會淪落到這種地步了。」
喂,陰陽調和。這個答非所問的皮癢傢伙。
電台公佈欄
- May 03 Thu 2007 09:32
人與人
close
◎看照片的人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